当大家今天都在追求更快的网速,宽频、光纤科技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时,还有谁还会想起当年那龟速的网络时代?然而,纵使走到了现今相对快速的网络时代,身在马来西亚的我们,偶尔不也还在抱怨我国的上网时速远远不及其他国家?
很多人都埋怨着大马的网速很慢,网络服务再怎么改进,却还是会随时断线,甚至还是可能受到天气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在许多科技先进的国家,根本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再多的讨厌,再多的抱怨,只是因为这些幸福的小孩没有经历过以往龟速的窄频网络时代。
从前的上网方式,主要是通过拨号(Dial-up)上网的模式。这样的拨号连接上网技术,是通过家用电话线经由数据机(Modem)连接互联网。这台数据机的网速其实只有56kbps,就算只是通过理论计算方式,每秒钟也只能达到7Kbytes的速度。对比起现在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下载一首歌曲的网速,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56kbps的网速究竟有多慢,在我儿时就曾经这样体验过。当时为了要下载一个只是大约60MB的程序修复文件,每晚夜深选择网络比较不繁忙的两个小时下载,都要用上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方能完成下载。而且,上网一般都是采用用多少给多少的付费方式。在网际网络还没有达致普遍趋势时,收费更是昂贵,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不方便。
通过这样方式上网还有一项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在开始连线时会发出轻度声响。就算成功连接了互联网之后,还是会面对容易断线的可能。这项通过电话线连接互联网的技术,同时也让电话和上网两者之间只能选择一者。换句话说,就是在拨打电话时候不能够连接数据机上网,反之亦然。
所幸以前的资讯网页设计没有那么炫丽色彩,我们不需要等待良久的时间才成功浏览完成。也所幸以前还不是盛行多媒体娱乐下载的时代,我们才不需要可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观赏一集的戏剧。然后当视觉效果要求的提升、多媒体下载文件的庞大,因为拨号上网的网速较慢,于是之后的网络科技就渐渐被宽频连线所取代了。
宽频的出现实际上已经让网速突破了一大步,摆脱了过往龟速上网的困境。纵使他为广大网友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但认真想起来,也不是说最快的网络就必定是最好的。当大家都因为网络的快捷和便利,把生活中的注意力过度集中在上网时,也许真的值得让我们省思,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其实不应该只局限于穿梭在互联网的世界而已?
因为需求的提升,因为生活步伐的要求,再快的网速还是会有觉得不够快的时候。互联网的发展确实有其好处,只是我们还是应该要认清这点,网络永远只是辅助,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P/S: 此稿刊登于2013年3月6日,星洲日报活力副刊《新媒体》专栏《科技那些年》。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Response to "龟速的网络时代"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