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聚音量,继续闪亮,在这娱协之夜。
也许是本土音乐情意结,对于本地各类型的音乐都会多加留意,也特别喜欢本地的许多著名创作人,欣赏他们的创作。像陈颖见的音乐、宇珩的谱曲、管启源的填词,都是我个人蛮喜欢的创作。从小就开始喜欢听本地原创音乐,也从小就有支持收听纯本地创作歌曲的《我们的排行榜》,更是从1998年阿牛拿下新人奖那年就开始关注娱协奖了。
想去现场见证娱协奖已经是好多年的事了,只是碍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事情而未能完成这小小的心愿。儿时会觉得现实或感觉都好像太遥远,大学时期又忙于活动缺少了一些冲劲积极去寻求索票管道。然而,这一次的时机刚好,虽然错失了有奖游戏赢取入场券,但刚好就从友人处听闻有歌迷会的保留票。于是,也不管是哪位歌手,也不管有没有住宿,就决定去了。
这两年一度的本地圈盛大娱乐盛会,旨在对杰出的本地音乐创作人及歌手给予肯定。这可说是本地娱乐圈的一项崇高地位的荣誉,许多艺人都是朝着娱协奖的方向而努力。这颁奖典礼一路走来也经历了25载,来到今天的第12届颁奖典礼。这一届,本地最佳演绎歌手奖颁了给金曲歌王曹格,杰出表现奖颁给了持续有好创作的饶善强,传媒推荐大奖则颁给了多年来扬名海外的戴佩妮。
我其实并不了解音乐这领域实际上可以赚多少钱,因为我们不能因为只看到他们在台上风光的一面而断定他们都是高产阶级人士。当“希望得奖也能获得奖金”的建议,是从唱片广告代言创作收入不菲的戴佩妮口中说出,我想在她成名过程中寻找经济资助来源的路上也撑得辛苦过。也许有名气的歌手搞音乐资金上不是问题,但别忘了还有一群默默无闻、努力搞创作、希望有天会成名的音乐人。
整个颁奖礼的高潮在于那几段主题性表演。有来自众多艺人活力十足“启程·奔放·欢聚”作为开场,由光良与本届10强新人同台合唱表演“探索·新鲜·萍聚”,还有新晋歌手一起演唱“珍惜·怀念·缘聚”环节悼念已故音乐人范俊福,更少不了七大歌手同场飚歌“最后·力量·凝聚”,用音乐最原始的吉他声献唱出各自的成名曲,让观众听出耳油。
这样的音乐盛会其实不容易,特别是主办单位是跨越各媒介的娱乐协会。就像光良说的那一段话,参加娱协奖都会见一个很奇妙的情景,各家电子媒体能站同一个舞台上。的确。这段crossover让大家暂且抛下媒体或歌手竞争的念头,齐聚在这盛大的舞台,着实不容易。同样也如娱协宣传大使光良所言,只是这种合作不应只是出现在每两年的这几个小时,而是凝聚起大家的力量,把大马音乐推广出去。
这一晚,默默耕耘的本地音乐人备受肯定,大家一起见证成果、分享喜悦。本地娱乐圈其实也有很多的好声音、好音乐,且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让大马乐坛继续闪亮。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Response to "娱协之夜"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