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自由之后

严格来说,准备的时间根本不到24小时。再扣除睡眠时间的话,实际上只剩下仅有的半天时间。这半天时间就是回来假期筹备后的第一场热身赛。这一场友谊赛是对垒国能大学的,主要是延续上个月中华杯准备了却来不及打的辩题。这一次找来了同病相怜的它们,延后上演了这场没有出现的中华杯决赛。

这仅仅是我们回来筹备的第三天,大伙儿相信都还未真正投入辩论的状态。我也不例外,在准备中思绪的整理运作得异常地不妥,临时的模拟辩中也打不出状态。眼看着晚上就是正式比赛的时候了,在模拟辩之后仅剩的几个小时拼了命不断练习,从而找到比赛的状态。所幸在晚上的比赛中,状态勉强还算找回来了一些。

整整一个多月没有打辩论了,就只是拼了命尽力打好。面对对手的急躁,我总算在沉着应战中,不慌不忙地避短扬长。打完比赛后才发现,其实还是有许多地方可以改善的。反驳就还是少了那给对手致命的一击,呈搞就是缺乏了那一种可以发挥出来的感觉,自由辩中就是差了那么一点。

其实这场友谊赛也并非这个假期筹备的主要目的,所以我只是把它称为一场热身赛。打完了这一场友谊赛后,这个假期要开始执行的重要任务才真正要开始。扣除了前两天的热身,距离三个星期后的南大友谊赛也在时间线上少了两天。这一次的任务同样不简单,不仅仅是自己需要上场比赛,同时还要带领小的一年新生准备另一道辩题。

这一群一年生在辩论的路上都还很新,大多没有经验,也就等于必须放更多的心思在他们的身上才可。面对自己还需准备的辩题,在已步入另一个年级的学长下,同时间其实还必须照顾其他的小辩论员。下个星期有整整四天,我们这一队的辩论员也因为负责了吉南的辩论营而必须往北出发。在这样看来,在时间的分配上稍微失算一点都不可。

接下来,仅仅是自己的这道辩题,两场友谊赛和两场模拟赛,再加上正式比赛的那场,我们这一队整整需要打上五场。对于同样的辩题,打这么多场比赛,我其实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辩论靠的是感觉,只是不知道在经历了这么多场模拟和友谊赛,再到达正式比赛的那一天时,咱们的辩论感觉是否依在?往另一方面去看,多打几场比赛其实也是好的,就当作增添实战的经验吧!

对于自己的比赛,这一次打的辩位是严格来说第二次尝试的三辩,也就是盘问手。在这一方面,我并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指点,因为过往的我都没有什么机会打这个辩位。面对不同的尝试,我把它视为一种新的挑战。我不敢担保一定会打得很出色,不过却一定会用我的最大的能力去扮演好这个辩位的角色,好好发挥一番。

0 Response to "太自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