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没有选择

首相自上任以来曾二度微服出巡,走遍大街小巷,穿梭拥挤人朝,体验平民生活。在艳阳高照下,汗流浃背的他看着人民似乎都很“踊跃”地乘搭捷运,不知他的心里怎么想?

雪隆一带应该算是全马交通系统最完善的聚集地,可是要从某地去到某地,不是应该有提供许多的选择吗?

选择一:

住在城市的居民如果没有私家车,要去哪里都很不方便。于是,大多人都会希望自己有一辆轿车,可以自由地在大道上奔驰,同时也换来不必依赖别人的尊严。可是,要在生活水准高的都市中拥有一辆车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新车不便宜,购买二手车同样也需要支付昂贵的维修费。除此之外,漂浮不定的油价和积少成多的过路费,相信在经济不景气的这个年代,大家势必不容易承担。

选择二:

为了增添积蓄,剩下金钱,改搭公共巴士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廉价的车资,虽然偶尔需要承受拥挤的场面,可是可以顺利抵达目的地就很好了。可是,偏偏这些穿行大街小巷的巴士频密度却不善人意,常常让人久等。如果等得到姗姗来迟的它顺利搭上还无所谓,可是往往却因为迟了一步而狼狈地追赶巴士,恨不得自己有双飞毛腿。可是回到现实,看着远走的车尾灯,却只能继续痴痴地等未知的下一趟巴士。

选择三:

钱财乃是身外物,看起来是省不了的了,因为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准时到达想去的地方。选择乘搭德士,尽管必须承受一些司机的漫天开价,可是却无可奈何,只求能够舒舒服服地抵达目的地。可是德士在路上行驶却没有专用车道,特别是在上班和下班时间同样会面对堵车的痛苦。看着自己被困在常常的车龙里,仿佛无路可退,纵使付费多了,却依然不能确保不会迟到。

选择四:

要解决堵车的问题,电动火车、单轨火车或轻快铁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乘上了之后,走在自己的专属轨道,根本不会受到路面上任何情况的影响。可是,要等待一趟电动火车的来临却是如此的漫长。曾经试过听到报告说明三度延迟,甚至在一个小时内等不到任何一列火车的出现。终于等到了,可是能不能够上到火车还需看缘分。就有一个朋友曾经在繁忙时间三度被挤出门外,与火车擦肩而过。

选择五:

面对一系列在时间上无从掌握,又经常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公共交通工具,也许选择步行会是一个不错的决定。步行可以自行选择启程时间,只需提早出发就能准确控制整段路程的时间。可是,走路终究会累,在马来西亚炎热的天气下步行会汗流浃背。即使锻炼得再多,遥远的距离是不可能再短时间内抵达。雪隆一带并不像其他较小的州属,纵使不用从最北到最南,要跨越城镇,也会是一个漫长的路途。

当选择这个也不是,选择那个却会后悔的情况下,人民根本没有选择。不选公共交通是自寻苦恼,选择之后却增添烦恼,选不选都会感到懊恼,所以人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相信交通服务当局也并非不知道自己常常误时的事实,他们也不可能没有收过来自乘客的投诉,可是为何就是没有看见他们对此进行改善?也许他们都仗着自己是唯一也自称第一,因此会对每天都挤满人群的业绩而洋洋得意,可是却不曾留意,还不是因为他们办事不利?

我听过一位来自韩国的讲师表示,在那里每隔一分钟都会有一趟巴士。对比起我们的现况,六十分钟才有一趟,真叫人难以想象。有关部长们又并非不知道这样的事,前首相也并非没有亲身经历,现任首相日前更是一尝“沙丁鱼”滋味。可是为何想了十几年,喊了多次的改善却从来不见效果?为何别的国家办到,而成天喊着马来西亚能的我们却还是不能?

马来西亚旅游年,难道就非得要经历一趟等待之旅?

p/s: 此稿刊登于2009年5月2日<南洋商报>言论版<有话直说>。

0 Response to "人民没有选择"